通讯员 韩健 李俊奇
9月19日23时许,喧嚣的城市早已入眠,遂宁工务段南充北线路巡养工区工长室内却灯光透亮,工长肖伟和往常一样提前半小时换上工装,开始逐一检查当日作业所需的通讯设备和工机具状态。当晚,他将带领工友对南充北站的道岔设备进行全面巡检。
南充北站作为该站管内兰渝铁路上最大的中间站,是集团公司客、货运北上南下的重要交通枢纽。肖伟所在的南充北线路巡养工区便是保障这座枢纽线路设备安全的“护卫队”,承担着该站线路、道岔等设备的日常巡检、养护和应急处置工作。
“兄弟们,接段指挥中心观云追雨组通知,今晚作业时段有小到中雨,大家都加件衣服,把雨具带好,疫情期间别感冒了,行走时慢一点,注意安全。”排班点名时,肖伟针对当晚的天气情况特别叮嘱道。
9月20日1时许,“天窗”命令正式下达,天空开始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肖伟同防护人员反复确认封锁内容和时间后,一手紧握着检查锤,一手撑着雨伞带领工友向岔区走去。夜幕下的南充北站,烟雨蒙蒙,逆雨而行的他们好似电影中的主角。“越是这样的天气,越要加强重点设备的巡查。”肖伟对着工友们坚定地说。
步入岔区,伴着清脆的敲击声,肖伟开始用检查锤逐一对扣件、夹板、岔心进行反复敲打,不时蹲下身子,拿出小镜子,瞪大眼睛细致地反复观察。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蕴藏着大学问。
“每一处都至少要敲击三下,不仅要检查螺栓、夹板是否松动,还要注意听声音,出现闷响的地方就一定要仔细观察,看有没有裂纹。”肖伟说。
2时许,雨势渐猛,青年班长李昕正半弓着身子用道尺专注地检查着道岔各部位的几何尺寸,丝毫不受大雨影响,一旁的工友帮忙准确地做着记录。
“伟哥,这段钢轨高低有问题,你过来看一下!”突然,李昕呼喊道。听见呼唤声,肖伟马上奔了过去,接过李昕手中的道尺开始进行复核。随后,他又迅速跑到十余米开外,趴下身子,打开水杯灯,紧贴着湿漉漉的钢轨进行瞭望观察。
“昕,帮我点一下位置。”肖伟挥手示意道,“再往后退点、再退点……好,就是那。”仅用不到3分钟,肖伟便精准地确定了超限位置。起身时,他的脸上多了一道铁锈,背部也已被雨水浸湿。
肖伟简单用衣袖擦了擦脸,接着从包里拿出油漆,在超限处熟练地做好标记后,便继续向下一组道岔走去。
3时15分,“天窗”结束,雨依旧淅沥地下着,短短的180分钟里,肖伟带领着6名工友共计检查了25组道岔,发现并处置8处问题,有力护卫了线路设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