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远萍 胡轩皓
“咔哒——”随着最后一颗螺丝钉落下,电机配电柜的面板被缓缓打开。周孟侨屏住呼吸,目光扫过柜内整齐排列的电气元件,密密麻麻的线路在她眼前铺展开来。这是她第一次亲手拆解一台配电柜,这次经历彻底消除了她对“电”的恐惧。
周孟侨是西昌机务段设备车间的新职电工。入职2年来,书本上的电路图她早已烂熟于心,但一到检修现场,面对轰鸣的设备和跳动的电流,她总是不由自主地缩在老师傅身后,攥着工具的手微微发抖。“理论背得再熟,看到设备还是脑袋空空。”她苦笑着向工长敖天杨坦白。
敖天杨是车间的“技术大拿”,也是出了名的“拆解狂人”。了解周孟侨的情况后,他神秘一笑:“走,我带你去拆‘盲盒’。”
两人来到内燃检修附库的一台普通车床前。敖天杨利落地拉下电源总闸,确认断电后,将螺丝刀递给周孟侨:“小周,拆开它。”柜门上的螺丝钉冰凉坚硬,周孟侨的掌心沁出一层薄汗。
“别怕,电已经断了。”察觉到周孟侨的胆怯,敖天杨鼓励道,“记住,设备不是考题,是‘活的’东西。”
随着面板被卸下,敖天杨化身“电流导游”,用生动的比喻揭开电气元件的秘密:“接触器是电路的‘交警’,指挥电流分流;热继电器是‘体温计’,温度过高就会跳闸保护电器元件……”
周孟侨的紧张逐渐消散,她凑近观察那个黑色长条状的热继电器,突然笑出声:“原来它还没我的化妆盒大!”
敖天杨趁热打铁,带着她逐一分析断路器、熔断器的作用,还手把手教她用兆欧表测量接地电阻。周孟侨的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端子时,忽然意识到电流并不可怕,它只会沿着既定的“道路”安静地流动。曾经生硬的理论,此刻在她眼前鲜活起来。
半小时后,周孟侨重新装好面板,动作已不再生硬。“技术不是‘供’在书里的,得亲手摸、亲眼见。拆开设备的那一刻,理论和实践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这次经历不仅让她战胜了恐惧,也让她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
回班组的路上,周孟侨脚步轻快,追着敖天杨问:“工长,下次‘盲盒’拆什么?”敖天杨瞥见她眼里的光,知道这个姑娘的心结已经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