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25日

“多面手”米顺利的成长路

通讯员 袁小红 唐明忠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3月19日,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贵阳南车辆段检修作业场内,该段贵阳南上行运用车间的“多面手”米顺利正拿着卡尺仔细测量车轮尺寸,他时而弯腰,时而起身,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数据。

41岁的米顺利是一名来自山东济南的回族职工,2003年12月退伍后便入职贵阳南车辆段,现任贵阳南上行运用车间综合班组副工长。

车辆“世家”,子承父业追求儿时梦想

米顺利生长在铁路家庭,爷爷随国家“三线”建设从山东来到贵州,全程参与了贵阳南车辆段的建段历程。他父母都是贵阳南车辆段检修车间职工,叔父也是一名货车检车员。小时候,米顺利经常在铁路边看到穿着黄背心的人围着火车转来转去,不时用锤子敲敲打打,对此充满了好奇。后来得知这是检车员的工作,长大后要成为检车员的梦想便在他心中悄然生根。

2003年,19岁的米顺利从部队退役后被分配到贵阳南车辆段六盘水运用车间担任检车员。未能在贵阳市区内工作让他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米顺利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暗下决心要把这份工作干好。

当好一名检车员并非易事,现实很快给米顺利上了一堂课。面对货车车辆成百上千个配件和严格的检修标准,他感到“压力山大”,但军人的特质激发了他不服输的精神。他放弃休息时间,一头扎进技能业务学习中。白天,他跟随师父认真学习业务,遇到同事处置车辆故障时,就凑上去观看和琢磨;晚上,回到家中挑灯夜读,钻研车辆专业的理论知识。

努力的汗水终究没被辜负,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米顺利的业务技能在同批次入路的职工中脱颖而出。在六盘水运用车间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和韧劲,从一名业务小白成长为技术尖子。

2010年12月,米顺利调回贵阳,分配到贵阳南上行运用车间,开启了新的职业篇章。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并凭借着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迅速成为班组的技术骨干,并逐步从检车员晋升为值班员、安全员、副工长。

在担任副工长期间,米顺利总结出“盯防现场多操一心、重点时段多看一眼、重点列车多跑一步、重点职工多查一遍”的“四多工作法”,有效提升了班组自控能力,赢得了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技术革新,破解难题提升检修效率

2022年11月,米顺利因扎实的业务技能,被调任车间安全员。在该岗位上,他不仅能够精准高效地处置着各类安全信息,还致力于技术革新,解决了一系列检修难题,提高了作业效率。

对车辆轮对限度测量工具不便携带的问题,米顺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号召几名同事共同设计制作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检测卡尺,以此代替车轮第四种检查器。经过团队的努力和专业指导,这款多功能检测卡尺的测量准确率达到95%以上,得到了集团公司车辆部的肯定。2023年7月,该多功能检测卡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在车辆系统内推广使用。

“能吃苦、肯钻研、有担当,是不可多得的技术好手。”提起米顺利,贵阳南上行运用车间党支部书记龙小明赞赏有加。

3年来,米顺利先后参与了多功能检测卡尺、激光钩高尺、激光轮径尺、便携式防护红灯、闸瓦回收手提装置等技术革新项目的研发,活跃在“智惠成铁”群众性创新大赛的舞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职初心。

不负韶华,勤学多思成就精彩人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高职生加入铁路行业,米顺利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工快速成长。每当工作中遇到“疑难杂症”时,青工们总是喜欢找米顺利请教,“有疑问就找米顺利”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工作之余,米顺利还自学掌握了计算机专业知识,对电脑故障和网络故障处置得心应手,在手持机故障、设备设施故障和办公电脑故障维修作业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立足岗位践行初心,身体力行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米顺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怀着对铁路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米顺利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奔跑,用奋斗和汗水成就了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