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魏玉杰
“今天的挖机上道顺序调整一下,4号挖机先上,挖机组人员注意上道顺序,不要错了。”3月10日,凯里工务段玉屏线路车间副主任、施工负责人吴刚在班前会上对福泉站的站场整治作业作出安排。
福泉站是沪昆铁路重要的货运站,而站场设备质量是货运上量的关键。该段充分利用春季货运淡季的间隙,组织精兵强将打一场设备整治攻坚战。经过20余天的紧张施工,8股道的线路设备整治任务逐渐接近尾声。
12时40分,在库房前,三齿耙、“小蜜蜂”、胶垫、撮箕等工机具整齐摆放,职工们仔细清点、认真调试。“小蜜蜂”的轰鸣声在微凉的空气中瞬间响起,一阵淡蓝色的青烟袅袅升起。“机具试机正常、油量充足,可以使用。”该段凯里线路重点维修车间线路重点维修一工区工长陈凤友大声地说。挖机组对倒车雷达、照明、限高等情况再次进行确认,一切准备就绪,只等调度命令下达。
13时30分,吴刚与驻站防护员张猛联控调度命令:“线路已封锁,可以上道作业。”吴刚一声令下,80余名作业人员拿起工机具,紧张有序地开始作业。
在福泉站3道,软隔离网先拉上。4号挖机在操作手的操作下稳稳地驶上线路,其余4台挖机紧跟其后,5台挖机如同威风凛凛的钢铁战士缓缓前行。刚还空荡荡的3道瞬间被作业人员和机具“填满”,现场随着机械的轰鸣变得异常热闹。
13时50分,吴刚四处看着,不时通过对讲机询问作业人员和机具到位情况、作业进展情况,以此作出不同的安排。作业人员先用螺丝机将每颗扣件螺栓松开,再利用门式起道机将钢轨与枕木分离,为挖机换轨创造条件。紧接着,行驶到位的挖机展开换枕作业。操作人员灵活控制挖机强有力的前臂,通过夹、抽、抓、拿、放等精准动作,将一根根枕木准确地安设在指定位置。随后,两名作业人员手拿电动扳手快步上前,一左一右地迅速拧紧螺栓。一套动作下来,人与机械配合得恰到好处。
陈凤友带着他的小组跟在挖机后面,认真观察线路,判断需要起道的位置,用石笔做好标记。工区职工谢贵平启动门式起道机,熟练地推动操作杆,将钢轨缓缓抬起。陈凤友随即俯身趴向钢轨,视线朝向换好枕木的方向,目光坚定地注视着钢轨的高低。嘈杂的环境中,作业人员手势和眼神的交流快速而有效。只见陈凤友手臂一挥,谢贵平立即停止手中动作,两侧作业人员立马上前,使用“小蜜蜂”将道砟捣实。
在不远处,8台液压捣固机对称排开,两台一组,缓慢行驶在钢轨上。强大的液压系统驱动捣固头高频振动,道砟在振动的作用下变得松散。捣固头不断地对道砟进行挤压和夯实,每一次动作都发出“哒哒哒”的声响,节奏明快而有力。枕木头下方的道砟也在反复捣固之下变得更加稳固和密实。
副工长郑朝顺手拿起道尺快速地测量轨距,对轨距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地段,他马上安排作业人员利用不同型号的挡座和扣板进行调整,以满足轨距达到1435毫米的要求。另一名副工长王志平带领作业人员,用簸箕、拉铲等工具对道床进行最后的平整。
夜幕降临,8个小时的“大天窗”作业圆满结束。“今天完成400米,加上之前的500米,3道全部整治完成,线路设备质量得到大大提升。”吴刚看着整修一新的站场开心地说。
上图为该段组织人员利用液压捣固机对福泉站线路进行捣固作业。
魏玉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