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5年03月15日

“智慧眼”让客车上水更安全

通讯员 黄韵菡

3月10日16时40分,对讲机里传来“客车K1270次列车上水作业完毕、旅客乘降完毕”的声音。达州车务段万州站值班员余峰迅速查看上水井管理平台电子显示屏,此时平台上的一个红色图标引起了他的警觉。

“张成万,请立即确认1道24号水管状态。”接到指令后,上水工张成万迅速前往指定位置核查并迅速将水管复位。显示屏上的红色图标转为蓝色,K1270次列车准点驶出。这次应急处置展示了该段自主研发的客车上水管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科技力量。

据悉,在该站上水作业中,因上水工疏忽而忘记撤除上水管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列车晚点,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破除这一顽疾,该段综合车间和客运车间党支部联合组建攻关小组,研发了客车上水管可视化管理系统。

在研发过程中,他们攻克了两大技术难题——采用具备防火防湿功能的感应装置,确保在高温、高湿和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设备仍保持稳定;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稳定可靠。“我们借鉴了门磁报警装置原理,通过磁块和无线发射模块对上水管位置和状态进行实时判断。”该段综合车间助理工程师陈俊介绍。

客车上水管可视化管理系统自去年12月在该站试点运行以来成效显著,有效预防了因上水管未撤除而引发的安全风险。如今,该站值班员通过上水井管理平台即可实时监控38个上水点位,有效确保了上水安全。

“我们将结合现场实际持续完善客车上水管可视化管理系统功能,为在全段各客运站铺开安装‘智慧眼’打下坚实基础。”该段综合车间党支部书记杨小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