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强 通讯员 钟诗宁 张永豪
“现在给车充电不仅方便,还配有自动断电保护功能,很安全。”2月25日,西昌机务段设备车间工程师赵坤指着新投入的充电桩说。
西昌机务段现有职工2600余人,承担着新老成昆铁路机车牵引任务。该段党委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思想政治工作一线行”与为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创新构建“基础保障+权益维护+应急服务”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建立“需求收集、精准施策、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
充电难、停放乱,前段时间,该段职工备受电动车问题困扰。知晓这一情况后,该段党委班子组织安全科、保卫科、设备车间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调研8次,召开座谈会收集职工建议23条,创新采用“智能物联+集中管理”模式,投资2万元建成标准化充电区2处,配备智能充电桩59个,植入温度感应、自动断电、消防喷淋三重防护系统,并同步实施车棚照明升级、监控全覆盖工程。项目建成投用后,职工违规充电行为清零,安全隐患同比下降82%,惠及职工2200余人次。
“22时45分有一个机班在西昌西退勤,请派车接送。”2月24日22时,该段西昌运用车间派班室机车调度员吴雨宸接到调度派车计划。针对机车乘务员反映的“跨站通勤难”问题,该段党委成立专班实施“交通动脉畅通行动”,通过路地联动,协调西昌交通部门构建“轨道+公路”接驳体系,开辟西昌南站至西昌西站“绿色通道”,投入新能源通勤公交6趟次。该段还在西昌、燕岗、密地三个站点配置了机车乘务员专属接送车6台,实行“时刻表与列车运行图联动”调度模式,实现机车乘务员出退勤“分钟级”精准接送。
“现在出退勤坐通勤车就像坐动车一样准时,还能用智能柜存取物品,再也不用背着工具包跑现场了!”2月26日,该段西昌西运用车间动车司机李攀通过“刷脸”把背包存在了西昌西站的智能储物柜里。据悉,该段建成燕岗、西昌南、西昌西3处储物区,配置了智能储物柜、健康监测设备等。“途中有关怀、到站有服务”的全链条保障,累计服务机车乘务员2.1万人次,通勤车准点率100%。
职工有需求,组织有回应。该段党委坚持每月开展职工思想动态调查分析,首创“数字赋能+精准关爱”双轨服务模式。线上,在“西昌机务段”微信公众号开通“职工心声”通道,实现诉求收集、分级转办、限时督办、追踪研究评价全流程闭环,累计办结通勤班车优化、食堂菜品提升等咨询诉求50件,平均响应时长4小时。
在线下,针对女职工、机车乘务员群体,该段打造女职工“关爱空间”和机车乘务员“大车驿站”。同时,建立特殊困难职工“一人一档”数据库,开展工会帮扶助学、法律援助等关爱工作,覆盖职工近500人次,投入金额超过65万元。
“‘关爱空间’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具备休闲放松、心理疏导等功能。尤其对我这样初为人母的女职工而言,既私密又温馨。”2月28日,该段整备车间女职工王瑞在使用该段的“关爱空间”后说。
在西昌运用车间的“大车驿站”里,机车乘务员何风正在按摩椅上闭眼放松,他惬意地说:“我习惯了退勤后来这里按摩按摩,放松一下。”
据悉,依托集团公司“三线”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该段今年将启动“幸福升级”计划,推进待乘环境升级、职工公寓改善、职工停车场建设、食堂扩能改造等项目,推动职工服务从“保基本”向“品质化”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