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客运段5619/20次和5633/34次两对公益性“慢火车”与成昆线同龄,在半个多世纪的悠长岁月里穿行大凉山腹地,服务民族地区、助推乡村振兴、串起沿线群众的幸福生活。2022年4月,国铁集团授予这两对列车“公益性慢火车”牌匾。
“公益性慢火车”牌匾不仅体现了铁路的为民情怀,更彰显了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温情。5619/20次和5633/4次列车分别往返于峨眉与普雄、普雄与攀枝花之间,最长运行里程353公里,停靠26个车站。为践行铁路服务社会的担当使命,列车自1995年以来票价从未调整过,最高25.5元,最低2元。列车客流高峰区段主要在普雄至西昌区间,主要客流为求学的莘莘学子、赶集的彝族老乡,日均旅客发送量达500人次左右。成昆铁路5633/34次“慢火车”已成为国铁集团80多对运输扶贫“慢火车”的典型代表。近年来,从中央宣传部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从中央级媒体到国铁集团和各省市媒体,各种重大主题宣传和系列宣传活动高潮迭起。为进一步提升“慢火车”服务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22年以来,成都客运段结合“慢火车”创新服务功能布局,将列车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以及对外宣传展示的流动窗口,按“学习车厢”“健康驿站”“交旅时光”“流动集市”“慢车牧歌”几大功能对各车厢进行视觉装饰设计。2023年,该段与四川省文化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进行深度合作,在“慢火车”上开展文化服务、艺术展示、读书活动、法治宣传等;与四川省文化馆共建“彝乡情慢火车艺术文化列车”,定期开展艺术普及工作;与四川省图书馆共建“彝乡情慢火车悦读新空间”列车书屋,2024年被评为“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