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11月09日

重逢枣子林

周子琳 罗梓航

金色秋日,在安宁河畔的枣子林站,两位举着手机支架的老人一边录像一边从“慢火车”上缓缓走下来,“同志们,介就是当年咱们战斗过的地儿,介下边儿就是枣子林站。”铿锵有力的天津腔穿透细雨,唤醒往昔的回忆。

站长廖彬佐和同事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位银发老人,副站长董毅超上前询问后得知,他们是原铁道兵第五师的战士李光起、阎金贵,1969年参与了成昆铁路枣子林站的修建,此次专程从天津赶来,回顾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现在的车站。

“一点没变样,眼前这短的是干田堡一号隧道,连着隧道口这桥过去就是三公里多长的枣子林隧道,昆方那边就是干田堡二号隧道……”李光起指着眼前的隧道一一介绍,他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阎金贵则不断感慨着铁路的现代化建设:“这变化也不小啦,钢轨是无缝的,轨枕是水泥的,火车也是电力的啦。”正说着,一列满载百米长轨的货车呼啸而过,“嚯,拉这么多货物,车皮还跑挺快,咱铁道兵修的路基还是扎实啊!”阎老自豪地说。

细雨渐渐停歇,两位老人漫步站台,聊着过去的事情。“当时交通不便,从云南个旧市坐卡车到米易撒莲镇,整三天啊,那烂路五脏六腑都能给您摇碎喽,但愣是没人抱怨,一下车还干劲十足。这回咱坐K817,一路睡着就过来了,更别提高铁动车,当年想都不敢想……”

在车站生活区,年轻的铁路职工们给两位前辈介绍了焕然一新的车站。李老不忘拍视频向微信群里的铁道兵战友们展示着现在的枣子林:“老伙计们,车站好得很,线路通畅,高峰时期,一天能跑四五十对车呢……”屏幕那端,跃动着几十颗同样炽热的心,这跨越时空的“云参观”让每一位老铁道兵都感同身受。

得知枣子林站是由35岁以下青年组成的示范班组时,前辈们感慨道:“年轻就不要怕困难和吃苦,要坚定信念。修这成昆线,国外许多专家都说修不通,通了也用不成,咱中国人就不信这个邪,修通了!你看,现在用着也好好的。”

两位老人离开枣子林站时,两代铁路人在站台上挥手告别。在两位老人的心目中,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