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妮
如果要感受秋意之静美,崇州罨画池绝对是不错的去处。
寒露已过,本应该是“露华凄冷蓼花愁”,但因为今年的秋天姗姗来迟,往年在中秋月下已悄然散发馨香的桂花,直到农历九月才于街头巷尾肆意绽放。走进摇曳着古风神韵的罨画池古建筑群,盛开的桂花赫然映入眼帘,或金桔黄或象牙白,那么繁盛而又恣意,让我不得不驻足。就在愣神的瞬间,那一簇簇嫩芽般碎碎的小花,将幽幽的芬芳于鼻息之间,送入我的脏腑,让我恍然入梦,梦中每个角落都有桂香温柔轻舞。
拉回神思,绕过层层叠叠开满花的桂树,在庙宇亭阁中漫步。湖边几株银杏树的叶子绿中已经染上些许的黄,小径旁、湖水中,随秋风飘下的落叶,让整个园子有了几分凋零之意。掩映在参天大树中的亭台楼阁,红墙灰瓦、雕檐画柱,各有风情。走进去,就如穿越了千年时光,站在了唐宋的清风雅韵中。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几个身着唐装的俊美青年正在专注地抚琴弹歌,随着指尖在古筝、琵琶上轻轻拨动,一曲曲悠悠古乐流泻而出,在秋风里蔓延着,在水波间荡漾着,也在我的心底徜徉着,让我一点点沉醉。
如果说这些湖光水色、这些亭台楼阁是罨画池这个古建筑群的风貌和神韵,那么藏于其深处的陆游祠定是其灵魂。步入陆游祠,一条长长的小径伸向远处,小径两旁文化墙上的陆游诗文牵引着我们走进了他的时代和人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洁无畏;从“淋漓诗酒无虚日,判断莺花又过春”的美景感叹,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国情怀,让我们得以窥见千年前那个心系国家安危、胸怀美好向往的陆游。他所有的儿女情长与英雄豪迈,都留在了诗文的字里行间,隽永的诗意浸染着从这里经过的每一名游客。
从陆游祠行至墙外的亭台轩榭、廊桥小径,我身上仿佛还带着这些诗文的气息,这种气息让我感受到穿行于天空与水波间那些飞鸟与游鱼的纯真可爱,感受到历经岁月而依然矗立于古树新花间那些红墙灰瓦的庄严与沧桑。罨画池中有好几个地方都是“87版”《红楼梦》的取景地,想必也是缘于园林的奇巧精致,缘于古树清水的风韵诗意。通幽的曲径、欲藏还露的假山回廊,都契合了曹公的心思。
念及此,又仿佛看到了《红楼梦》里倚着亭栏顾影自怜的黛玉。秋的萧瑟与安宁都在这些水波之中、亭台之内,萦绕不绝,绵延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