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
9月14日,集团公司助力乡村振兴榕江站足球友谊赛在贵州榕江打响。初秋凉意难掩现场热情,一场助农直播为“村超”添柴加薪,足球赛事激情四溢,农特产品火爆开售,特色黔货顺着网络“走出”大山。
牵好线、搭好桥,让好产品走向广阔的市场。近年来,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持续拓展消费帮扶成效、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深化产品进站上车、搭建“三网一柜”铁路消费扶贫平台,推动形成“产运销一体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消费帮扶模式。
自2020年开展消费帮扶以来,集团公司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帮扶地区农产品价值3.02亿元,推动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消费帮扶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产品多元化,乡村结出“致富果”
入秋后,西南山区的田间地头喜迎丰收。在集团公司帮扶政策推动下,四川青川县的茶叶和松潘县的瓦布贝母、藜麦等农作物纷纷“变现”成功,充实了当地种植户的“钱袋子”。
青川县的高山茶园内,今年产的新茶大部分已打包分装运往各地市场。近年来,集团公司青川茶叶生产基地先后与当地20余家茶叶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的产业化帮扶模式,与青川县合作共建2230亩有机茶园,投资3000万元新建茶叶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1000吨,综合销售突破1.73亿元,带动周边1350余户茶农年均增收4600余元,书写了“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茶树变身“摇钱树”的“致富经”。
初秋,松潘县安宏乡烟囱村田地里一片喜气洋洋,这里的高山贝母迎来了收获季。去年,集团公司投入6万元乡村振兴资金开拓了200平方米的贝母试种基地,第一批试种的贝母销售获利11万余元。
烟囱村平均海拔3200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集团公司派驻烟囱村的驻村工作队在走访调查后发现这里适宜贝母种植,随即引入专业科技公司的育种、种植、成品收购等服务。这是铁路因地制宜推动产业生根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集团公司投入600余万元定点帮扶种植李子、藜麦和高山蔬菜等,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和集体经济,并通过签订消费帮扶协议等多种举措,搭建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帮助销售农产品400余万元,实现助农增收。
树好“品牌”,叫响“名头”。通过提升价值链,集团公司积极打造“火出圈”的文创产品,大力推动铁路元素和区域文化深度融合,联合帮扶地区制作传统节日铁路文创产品,相继推出“铁路消费帮扶卡”“端午龙舟礼盒”及103种铁路专供帮扶商品礼包,农产品推介销售额800余万元,助力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帮扶地区可持续化增收“铺路”。
物流助发展,优化铁路“流通链”
山川沃土,延伸的钢轨既是客货运输的载体,也是连接山里山外的纽带。
近年来,成渝、成昆、内六铁路上的6对公益性“慢火车”面貌日新,“烟火味”“接地气”的标签让其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集团公司争取四川省专项补贴资金2000余万元,对成昆铁路等“慢火车”站场服务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并在“慢火车”上打造了消费帮扶主题车厢,设置沿线农产品展示专区。“流动的列车市场”满载人间烟火,为沿线村民搭起“致富路”。
集团公司还通过打通帮扶产品“流通链”,稳步推进消费帮扶阵地建设,着力畅通物流、商流、旅游流“最后一公里”。
立足运输主业,铁路着力健全乡村物流体系。集团公司坚持对脱贫地区电煤、粮食、特色农产品等物资优先运输,上半年发送支农惠农货物1101.23万吨、到达货物1840.16万吨,给予优惠超2000万元。
同时,集团公司加强农产品进出货流衔接,组织开行一批乡村振兴班列等,进一步完善物流作业链条,为农产品大批量集中到发创造条件,持续提升区域间货运物流和高铁快运服务保障水平。2021年以来,累计运送脱贫地区农产品2.4亿吨、减免物流等费用约13亿元。
推进共享运营,集团公司联合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开发优质特色农产品高铁快运业务,将业务办理点设在沿线各种植基地,通过公路运输将农产品运到高铁站再发往全国各地,做到时令果蔬“现场采摘、就地办理、产地直发、新鲜直达”,实现“田间”到“舌尖”的无缝衔接。同时,抢抓“618”“双11”等电商销售黄金期,开展脐橙、野生菌等高铁“特鲜”服务,开辟优质农产品铁路服务“绿色通道”。
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西南铁路沿线,乡村旅游已成为不少地区极具发展前景的富民产业。集团公司精心梳理川渝黔“两省一市”脱贫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铁路+旅游+红色主题教育”旅游专列产品,开行“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等主题“熊猫专列”,利用站车广告、网络新媒体进行“坐着高铁去旅游”公益宣传,累计开行乡村旅游专列290余列,组织游客4亿余人次,为脱贫地区创收8000余万元,有效拉动了沿线经济发展。
市场拓销路,山货找到“好买主”
在生产端,铁路积极提升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在销售端,铁路主动建好消费帮扶专柜、专馆、专区,增强内部平台的帮扶产品购买力。
为打通供应链,扩大帮扶产品销售面,集团公司充分发挥所属成铁川之味旅服公司自营品牌优势,依托“国铁通用物资采购平台”“中铁快运商城”“铁路12306”等平台,主动对接“两省一市”156个脱贫县区,将1217种农产品纳入职工食堂、动车配餐及车站直销店等购买产品目录,充分发挥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中央厨房集中产能优势,带动脱贫地区大米、食用油等农副产品销售,3年来累计购买帮扶产品超1000吨、1000万元。
在成都东站、重庆北站、贵阳北站,集团公司开设了3个帮扶产品直销店,实行消费帮扶规模化、平台化、网格化“三位一体”的运营管理,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累计销售额1500余万元。同时,26组52台“中国铁路消费帮扶智能售货柜”在成都东、绵阳等站投放,销售额累计超百万元。(下转二版)
图为榕江站足球友谊赛巡游环节。龙建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