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主管·西南铁道报社出版






2024年02月22日

把准安全“风向标” 叩响新年“发令枪”

集团公司下发2024年“一号文件”

从7个方面38项具体工作着手抓全年运输安全

本报讯 (记者 邓颖璐)新年伊始,成铁委〔2024〕1号文件“出炉”。以国铁集团2024年“一号文件”为蓝本,集团公司“一号文件”结合安全实际进行了细化和延伸,以7个方面38项具体工作为新一年铁路运输安全工作明确“着力点”、把准“风向标”、叩响“发令枪”。

2024年“一号文件”对全年安全工作进行了提纲挈领的部署。与往年相比,今年有哪些变化?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近日,记者从集团公司安监室获得了权威解析。

起草文件前,集团公司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题调研,首次采用“钉钉”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生产组织、违章考核、应急短板等方面征集安全工作意见建议,共收到4.8万人的反馈,一定程度掌握了情况、摸清了底数,为“一号文件”的制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参考。

今年的“一号文件”纳入了此前提炼并广泛运用于运输生产实践的重要安全理念,如“三个关系”“两个没有”“两个只有”“施工四化”“三个先行”等,同时明确了深化修程修制改革、专业管理“六管”、强化涉铁工程安全管控等安全工作重点措施。

以解决安全分析隐患问题为目标导向,今年的“一号文件”将去年“四不发生”工作目标变更为“五不发生”奋斗目标,新增一条“不发生旅客列车涉险事件”;针对去年路伤件数和死亡人数“双上升”的实际,提出了两项指数“双下降”的要求;结合典型事故故障和违章违纪暴露出的生产组织、设备质量、干部履职等方面的问题,在国铁集团“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增加“建立科学养修管理体系”“开展安全专项整治”“严抓严管干部作风”3个章节。

今年,“一号文件”要求“强化超前防范”,将超前防范风险作为提高事故预防能力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手段,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和工程防、管理防等综合措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超前防范“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不断提高各类风险隐患的防范化解能力,推动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

“始终把加强安全基础建设作为促进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今年的“一号文件”把“着力推进铁路本质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强调把2024年作为深化安全基础建设三年行动的攻坚年,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住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本质安全的关键要素,以深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坚持不懈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

为进一步压实生产安全责任,“一号文件”明确以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拧紧明责、履责、落责链条,抓实“一岗一月一表”编制审核和逐级考评,严格月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励考核。同时,优化完善安全考核机制,分类、分级、分层实施差异化考核,杜绝“一刀切”。

围绕“设备哪些险、人在干什么、条件变没有、管理怎么样”等问题,“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双重预防机制,以“七防”为重点,全员全方位研判系统性、区域性、多发性和偶发性风险,将管控责任分解至各层级、各岗位。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上实行自查自改常态化、长效化,坚持边排查、边定方案、边整治。

“根据调研结果,‘一号文件’将干部职工普遍‘最怕’遇到的情形作为重点补强方向。”据安监室相关人员称,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方面,“一号文件”强调以极限思维研究制定高铁长大隧道、桥梁发生事故及站车火灾、高铁人工准备进路等复杂场景下的应急救援措施。

今年,“一号文件”对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做出了系统部署,要求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轻灾害损失向降低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另外,“一号文件”还强调健全完善安委会运行机制,充实加强安委会办公室力量,推动各层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监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安全问题零容忍理念,对一般性问题即查即改,对反复发生的普遍性问题开展针对性专项整治,把突出安全隐患纳入安委会挂牌督办。

图为2月19日,一列动车奔驰在贵南高铁都匀东至荔波区间。贵阳地区各设备管理单位大力开展设备整治,为节后春运安全畅通提供坚强保障。黎玉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