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南铁道报2022/9/8期 >>第A3版:【综合新闻】
穿越山火的“铁汉子”

通讯员 木子询 周艳丽 本报记者 姚华

  8月21日晚,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突发山火。火势凶猛,迅速吞噬了山林,往常翠绿的山体被烧得通红,火光照亮了整个夜空。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和志愿者义无反顾地向火场挺进。达州供电段达州变配电车间职工黄涛就是其中之一,拥有25年党龄的他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缙云山。

奔赴火场

  “紧急召集火灾志愿者。”8月22日晚,黄涛手机里微信消息提示声“叮叮叮”地响个不停。
  “我在重庆休假,我们单位经常开展消防演练,有一定灭火经验,我要报名当志愿者。”看到消息后,黄涛立即报名加入了灭火队伍。
  随即,黄涛与妻子简单交代了几句,穿上迷彩服,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志愿者召集点——北碚区歇马镇。当他抵达志愿者集合点时,现场已密密麻麻地聚集了很多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呼喊声、警笛声、机械声交织一片。
  “抬头就能看见山上冲天的火光,浓烟滚滚,天空被染成了红色。”黄涛说。他被此刻的场景深深震撼:红色是肆虐的山火,蓝色是大家的头灯,救援队伍和志愿者点亮了夜空,筑起防火“长城”。

“我!我会!”

  “有没有人会用油锯?”负责人用喇叭焦急地询问道。
  “我!我会!”黄涛赶紧举手示意。
  黄涛挤过人群,站在了最前面。一句简单有力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然而,山路崎岖蜿蜒、平均坡度接近50度,加上山火的温度灼灼逼人,给黄涛和志愿者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们只能靠背篓背运物资、双肩抗举油锯,艰难地行进。沿途燃烧的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放眼望去,尽是肆虐的山火和烧焦的树木。然而,这并没有吓倒他们,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前行的步伐。
  走到第三个物资营地后,黄涛与志愿者们抵达了真正的救火一线。这里的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浓烟,高温像针一样刺痛着皮肤,黄涛极力克服不适,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抢险救火工作中。

锯开安全线

  黄涛带领一队志愿者在消防队员的指挥下,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组成一道人墙,配合着挖掘机,挥舞着油锯砍掉竹子和树木,并用铁铲清除路障,形成一条防火隔离带。
  “这里的坡度太陡了,锯的时候一定要踏稳,安全第一。”黄涛关切地向队友叮嘱道。
  “给我绑一根安全带,我倾斜着锯。”黄涛继续向队友喊道。
  由于山上植被茂盛,为有效拦截山火、方便救援,黄涛与队友们必须将隔离带沿线的植被全部砍除。
  长时间的烈火炙烤,他与队友们只能将随身携带的矿泉水浇到身上才能稍微缓解一点高温灼烧皮肤的痛感。等到将最难锯的一片竹林清理完毕、呈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防火安全线后,黄涛才停下来,到树荫处休息片刻。
  “胜利啦!”8月26日23时许,阵阵欢呼声响彻缙云山上空。“灯光”对火光,终究是“灯光”胜利了。黄涛那颗高悬的心终于落了地,奋战2天1夜后的疲劳一下子涌了上来,这名“铁汉子”在回家的大巴上呼呼睡去。
  救火结束后,黄涛草草收拾了行李,又迅速返回工作岗位,继续把精力投入到车间日常生产中。

Copyright © 2020 CTXW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